1 項目總論
1.1項目背景
1.1.1供熱改革和建筑節能項目簡(jiǎn)介
此項目作為銀川市HRBEE項目的首個(gè)示范項目,現已開(kāi)展了銀川熱價(jià)研究軟課題,這些工作的開(kāi)展對于推動(dòng)銀川的供熱改革與建筑節能起到了積極作用。銀川市樓宇換熱站項目采用的是比傳統的大換熱站能效更高的樓宇換熱技術(shù),能更好地配合銀川市熱計量收費的改革,使節能建筑的節能功能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1.1.2項目城市供熱改革和建筑節能現狀和進(jìn)程
“十五”期間,銀川市貫徹實(shí)施相關(guān)法律法規、標準,采取監管措施,通過(guò)強化建筑節能專(zhuān)項設計審查和竣工驗收的核查,我市市內新建住宅基本達到建筑節能二步要求,即節能50%。從2007年開(kāi)始,新建建筑實(shí)施三步節能標準,即節能65%。但是受制于銀川市的經(jīng)濟條件和技術(shù)能力,65%建筑節能標準的執行還存在著(zhù)諸多的困難。
根據國家八部委《關(guān)于印發(fā)<關(guān)于城鎮供熱體系改革試點(diǎn)工作的指導意見(jiàn)>的通知》的文件精神,銀川市采取層層推進(jìn)的辦法實(shí)施供熱體制改革,出臺了《銀川市供熱管理條例》,明確指定了熱計量收費標準、實(shí)施措施等。
截止到2010年底,城市總集中供熱面積為5000萬(wàn)平米,其中:安裝熱計量表的面積已超過(guò)1000萬(wàn)平米,銀川市區累計安裝居民戶(hù)用熱表10萬(wàn)多套,安裝熱計量面積約占集中供熱面積的20%。
銀川供熱系統中,供熱系統除了有常規換熱站以外,還有混水換熱站等,此外,裝有氣候補償器、變頻器等較為先進(jìn)的變流量設備的供熱系統也較多。先進(jìn)的設備和系統需要有相應的運行管理模式和運行人員的配合才能發(fā)揮作用,最終達到節能運行的目標,在居民樓部分,基本沒(méi)有采用樓棟熱力站的供熱方式。
1.2子項目概況
銀川國際汽車(chē)城二期商住項目座落于銀川市城東北,清河北街與中山北街交匯處以北200米,109國道西側,地理位置優(yōu)越。
國際汽車(chē)城二期商住項目是集大型商超、酒店、商業(yè)辦公、住宅小區為一體的綜合性建筑群,總建筑面積55934m
2,其中地上面積50524m
2、地下建筑面積5410m
2,容積率為3.48,建筑密度22.03%。本項目由寧夏通和房地產(chǎn)開(kāi)發(fā)有限公司建設,總投資為3.8億元人民幣。
本樓宇換熱站項目主要針對二期1#、3#商住樓工程。工程建設周期為2年,該項目已于2011年12月開(kāi)工建設,預計2013年10月竣工用熱。目前主體結構已完成,開(kāi)始內外裝修。
1.3項目承擔單位
1.3.1開(kāi)發(fā)商
本項目開(kāi)發(fā)商為寧夏通和房地產(chǎn)開(kāi)發(fā)有限公司,是經(jīng)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局批準、注冊成立,三位自然人出資的民營(yíng)房地產(chǎn)開(kāi)發(fā)有限責任公司。公司主要從事房地產(chǎn)及相關(guān)產(chǎn)業(yè)的開(kāi)發(fā)與銷(xiāo)售,經(jīng)營(yíng)范圍為:房地產(chǎn)開(kāi)發(fā)與銷(xiāo)售。
公司成立于2005年4月26日,注冊資本3000萬(wàn)元,總資產(chǎn)20000萬(wàn)元,其中凈資產(chǎn)20000萬(wàn)元。公司引進(jìn)房地產(chǎn)行業(yè)內先進(jìn)的管理辦法及成型的管理經(jīng)驗,積極投身于銀川市的城市基礎改造事業(yè)中來(lái),2008年年底已竣工“寧夏國際汽車(chē)城”一期項目工程,現已交付使用。目前公司正在積極建設“寧夏國際汽車(chē)城”二期項目工程。
公司職工總人數56人,其中高級管理人員10人,中層管理人11人,技術(shù)人員36人,專(zhuān)業(yè)銷(xiāo)售策劃人員6人,全部擁有大中專(zhuān)以上學(xué)歷。平均年齡35歲左右。
公司地處西北地區區域中心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北大門(mén),踞市區中心不到三公里、銀川河東機場(chǎng)18公里,交通十分便利,人員來(lái)往非常方便。公司所處地區水、電資源豐富,政策寬松,公司項目“寧夏國際汽車(chē)城”屬于政府招商引資項目,已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許多優(yōu)惠政策,十分有利于企業(yè)發(fā)展壯大。
公司擁有完善的管理體系,先進(jìn)的管理方法,成熟的市場(chǎng)支撐,業(yè)內知名的黃金地段土地儲備,較強的管理能力和營(yíng)銷(xiāo)團隊。企業(yè)宗旨是“建設一流地產(chǎn)、創(chuàng )造真正財富”。我們相信,在政府和社會(huì )各界的幫助下,公司會(huì )與時(shí)俱進(jìn),加強企業(yè)自身建設,努力實(shí)現這一目標。
1.3.2 承擔單位
本項目樓宇換熱站方案由寧夏隆康供熱有限責任公司承擔,公司于2003年8月經(jīng)銀川市發(fā)改委、銀川市環(huán)保局、銀川市物業(yè)供熱管理辦公室審批核準建設的具有三級供熱資質(zhì)的供熱企業(yè)。熱源總容量為224MW,供熱區域為:麗景街以西,賀蘭山路以南,民族北街以東,雙莊路以北區域?傄巹澒崦娣e達5000畝?傎Y產(chǎn)4650萬(wàn)元。建有大型現代化鍋爐房,擁有先進(jìn)的供暖設備,精干的技術(shù)隊伍和科學(xué)完善的管理體系,F有員工77人,其中具有大專(zhuān)以上學(xué)歷13人,中級以上職稱(chēng)的5人,專(zhuān)業(yè)技術(shù)人員47人,所有司爐、水質(zhì)化驗人員均為二級以上資質(zhì)證書(shū)。
鍋爐房總占地10716㎡,建筑面積4000㎡,其中鍋爐房建筑面積2280㎡,封閉式煤庫建筑面積1720㎡,預留建筑面積10000㎡.現總共有兩臺20噸,兩臺40噸,一臺65噸熱水鍋爐及相應脫硫除塵設備,輔機、循環(huán)設備等,并建有大型封閉式煤庫,鍋爐容量共185噸,滿(mǎn)負荷運行可提供供熱面積為180萬(wàn)㎡,各供熱區域內還配有23個(gè)換熱站,為1萬(wàn)3千戶(hù)居民提供冬季采暖。
1.4項目目標
1.4.1采用先進(jìn)的供熱技術(shù),為提高供熱技術(shù)水平起到示范作用
1.4.2項目節能目標
本項目采用建筑節能65%的標準。為滿(mǎn)足建筑節能65%的標準,首先應確定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其次要確定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最后針對各項應用技術(shù)進(jìn)行熱工計算。有關(guān)建筑節能熱工計算方法均以《嚴寒和寒冷地區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和《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為基礎。
節能65%是指在建筑節能50%標準的基礎上,再節能30%。根據寧夏建筑節能65%標準,采暖供熱系統承擔節能20%不變,主要由屋頂、外墻、門(mén)窗、地下室頂板和陽(yáng)臺等圍護結構承擔節能45%。
1) 節能65%建筑物耗熱量指標
根據寧夏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3(J)63-2007第3.04條,銀川市采暖期計算天數為150天,高層建筑耗熱量指標(q
H)為45W/m
2,耗煤量指標(q
C)為28kg/m
2。
2)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確定
采暖住宅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中,屋面、外墻、外窗的傳熱耗熱量約占85%;其余部分約占15%。在考慮寧夏技術(shù)水平及經(jīng)濟合理性因素,考慮到圍護結構節能的關(guān)鍵部位——外窗、屋面、單元式建筑山墻等,分別給出了建筑外圍護結構傳熱系數限值。
表 1 節能設計標準中對建筑圍護結構構成部分K值的要求(W/m
2·K)
|
地區代號 |
二類(lèi)地區(銀川) |
|
屋面 |
>3層 |
0.45 |
|
外墻 |
>3層 |
0.60 |
|
單元式建筑山墻 |
0.45 |
|
外窗(含陽(yáng)臺門(mén)透明部分) |
2.50 |
|
陽(yáng)臺門(mén)下部門(mén)芯板 |
1.35 |
|
不采暖公共部分 |
隔墻 |
0.98 |
|
戶(hù)門(mén) |
2.00 |
|
地板 |
接觸室外空氣地板 |
0.40 |
|
不采暖地下室頂板 |
0.50 |
|
地面 |
周邊地面 |
0.52 |
|
非周邊地面 |
0.30 |
來(lái)源:寧夏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本項目通過(guò)采取的節能技術(shù)措施,使建筑物整體節能大大地提高,墻體傳熱系數均達到≤0.54W/ m
2•K,窗的傳熱系數K=2.5W/ m
2•K,小區住宅的耗熱量指標已滿(mǎn)足55W/m
2以下的要求,加權平均后為52W/m
2,耗煤量指標達到28kg/m
2,具體參見(jiàn)下表
表2 各樓棟耗熱/煤量統計
|
樓棟編號 |
計算建筑面積 |
耗熱量指標qH(單位:W/m2) |
耗煤量指標qC
(單位:kg/m2) |
耗煤量小計
(單位:噸) |
|
1# |
17715.5 |
52 |
32.7 |
|
|
3# |
18134 |
52 |
32.7 |
|
|
合計 |
35849.5 |
52 |
32.7 |
|
與50%節能標準(q
C=32 kg/m
2)相比,每平米節約4公斤標煤,按5萬(wàn)平方米住宅計算,每年節約200噸標準煤,考慮50年生命周期,共節約10000噸標準煤。
2 項目規劃方案
2.1項目經(jīng)濟技術(shù)指標
表3項目經(jīng)濟技術(shù)指標表
|
分項 |
指標 |
|
住宅總用地面積 |
49743m2 |
|
住宅用地總建筑面積 |
50524m2 |
|
其中 |
住宅地上建筑面積 |
35849.5 m2 |
|
配套公建地上面積 |
1531 m2 |
|
車(chē)庫人員出口地上面積 |
79 m2 |
|
住宅地下建筑面積 |
5410m2 |
|
配套公建地下面積 |
910 m2 |
|
地下車(chē)庫建筑面積 |
5410 m2 |
|
容積率 |
3.27 |
|
建筑密度 |
12.98% |
2.2各樓棟基本信息
表4 各樓棟基本信息表
|
樓棟編號 |
地上建筑面積(㎡) |
地下建筑面積(㎡) |
建筑高度
(m) |
地上層數 |
戶(hù)數 |
地下層數 |
|
1# |
17715.49 |
2742 |
88.6 |
17其中公寓住宅5-17 |
234 |
2 |
|
3# |
18134 |
2668 |
88.6 |
17其中公寓住宅5-17 |
273 |
2 |
3 子項目設計
3.1建筑節能設計
3.1.1子項目需達到的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寧夏工程建設標準《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氣候條件:
——冬季平均室外溫度:-15.0°C
冬季最低室外溫度(用于決定供熱系統容量):-24°C
冬季采暖期天數:150天
平均室內溫度要求:18°C
主要建筑圍護結構熱完整性的要求:
——
建筑耗熱量指標:52W/m2
建筑圍護結構構成部分K值:見(jiàn)表1
主要供熱系統的要求:
——
供熱系統設計容量:55 W/m2
燃煤鍋爐運行效率:74%
室外管網(wǎng)輸送效率:95%
3.1.2項目需達到建筑規劃的有關(guān)標準:體形系數、窗墻比:
根據寧夏寧夏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要求符合建筑規劃的有關(guān)標準(銀川),參見(jiàn)以下表5和表6
表5 居住建筑的體形系數限值
|
地區代號 |
建筑類(lèi)型 |
|
≤3層 |
4-6層 |
7-9層 |
≥10層 |
|
一 |
≤0.40 |
≤0.30 |
≤0.26 |
|
二 |
≤0.35 |
≤0.30 |
≤0.26 |
|
三 |
≤0.35 |
≤0.30 |
≤0.26 |
≤0.24 |
表6 不同朝向的窗墻面積比
|
朝向 |
窗墻面積比 |
|
南(偏東<45°到偏西<30°范圍) |
0.40 |
|
北(偏東≤45°到偏西≤60°范圍) |
0.25 |
東(偏北<45°到偏南≤45°范圍)
西(偏北<30°到偏南≤60°范圍) |
0.30 |
|
水平 |
0.05 |
3.2建筑平、立、剖及效果圖
3.2.1項目總圖
本項目2棟住宅建筑全部采用鋼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墻結構
3.3.2體形系數
表7 體型系數
|
建筑外表面積 |
|
|
建筑體積(地上) |
|
|
體形系數 |
0.12 |
|
體形系數規定 |
銀川地區(二區),建筑樓層≥10層,體形系數≤0.26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3外墻
3.3.3.1外墻主體部位熱工計算:
表8 外墻類(lèi)型1: 鋼筋混凝土(擠塑聚苯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
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
S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
指標D=R.S |
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
抗裂砂漿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8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2.424 |
0.96 |
|
鋼筋混凝土 |
20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115 |
1.98 |
|
白灰砂漿 |
20 |
0.81 |
1.00 |
0.81 |
10.07 |
10.07 |
0.025 |
0.25 |
|
合 計 |
320 |
- |
- |
- |
- |
- |
2.586 |
3.43 |
|
墻主體傳熱阻 (m2.K)/W |
R0 = Ri+∑R+Re = 2.746 |
注:Ri取0.11,Re取0.05 |
|
墻主體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36 |
|
|
|
|
|
|
|
|
|
|
|
|
|
表9 外墻類(lèi)型2: 鋼筋混凝土東西向(擠塑聚苯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
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
S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抗裂砂漿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8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2.424 |
0.96 |
|
鋼筋混凝土 |
20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115 |
1.98 |
|
白灰砂漿 |
20 |
0.81 |
1.00 |
0.81 |
10.07 |
10.07 |
0.025 |
0.25 |
|
合 計 |
320 |
- |
- |
- |
- |
- |
2.586 |
3.43 |
|
墻主體傳熱阻 (m2.K)/W |
R0 = Ri+∑R+Re = 2.746 |
注:Ri取0.11,Re取0.05 |
|
墻主體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36 |
|
|
|
|
|
|
|
|
|
|
|
3.3.3.2熱橋主體部位熱工計算:
無(wú)熱橋
3.3.3.3外墻平均熱工參數計算:
表10外墻平均熱工參數計算
|
構造類(lèi)型 |
墻主體 |
柱 |
梁 |
門(mén)窗過(guò)梁 |
|
面積(m2) |
8829.01 |
- |
- |
- |
|
百分比(%) |
100.00 |
- |
- |
- |
|
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
- |
- |
|
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外墻平均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 |
3.43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 建筑層數≥10層 , K應≤0.6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
|
|
|
|
|
|
表11 東向墻體:(單元式建筑山墻)
|
構造類(lèi)型 |
墻主體 |
柱 |
梁 |
門(mén)窗過(guò)梁 |
|
面積(m2) |
2205.95 |
- |
- |
- |
|
百分比(%) |
100.00 |
- |
- |
- |
|
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
- |
- |
|
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東向外墻平均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東向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 |
3.43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 K應≤0.45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
|
|
|
|
|
|
表12 西向墻體:(單元式建筑山墻)
|
構造類(lèi)型 |
墻主體 |
柱 |
梁 |
門(mén)窗過(guò)梁 |
|
面積(m2) |
2417.42 |
- |
- |
- |
|
百分比(%) |
100.00 |
- |
- |
- |
|
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
- |
- |
|
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西向外墻平均傳熱系(W/( m2.K)) |
0.36 |
|
西向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 |
3.43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 K應≤0.45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
|
|
|
|
|
|
表13 南向墻體
|
構造類(lèi)型 |
墻主體 |
柱 |
梁 |
門(mén)窗過(guò)梁 |
|
面積(m2) |
2204.83 |
- |
- |
- |
|
百分比(%) |
100.00 |
- |
- |
- |
|
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
- |
- |
|
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南向外墻平均傳熱系(W/( m2.K)) |
0.36 |
|
南向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表14 北向墻體
|
構造類(lèi)型 |
墻主體 |
柱 |
梁 |
門(mén)窗過(guò)梁 |
|
面積(m2) |
2000.81 |
- |
- |
- |
|
百分比(%) |
100.00 |
- |
- |
- |
|
傳熱系數(W/( m2.K)) |
0.36 |
- |
- |
- |
|
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北向外墻平均傳熱系(W/( m2.K)) |
0.36 |
|
北向外墻平均熱惰性指標 |
3.43 |
|
|
|
|
|
|
|
3.3.4分戶(hù)墻
表15 分戶(hù)墻類(lèi)型1: 鋼筋混凝土樓梯間(擠塑聚苯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
S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抗裂砂漿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3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0.909 |
0.36 |
|
鋼筋混凝土 |
20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115 |
1.98 |
|
白灰砂漿 |
20 |
0.81 |
1.00 |
0.81 |
10.07 |
10.07 |
0.025 |
0.25 |
|
合 計 |
270 |
- |
- |
- |
- |
- |
1.071 |
2.83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1.291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77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1.6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表16 分戶(hù)墻類(lèi)型2: 鋼筋混凝土住宅(聚氨酯)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
S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抗裂砂漿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聚苯顆粒保溫漿料 |
40 |
0.06 |
1.30 |
0.08 |
0.95 |
1.23 |
0.522 |
0.64 |
|
鋼筋混凝土 |
20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115 |
1.98 |
|
白灰砂漿 |
40 |
0.81 |
1.00 |
0.81 |
10.07 |
10.07 |
0.049 |
0.50 |
|
合 計 |
300 |
- |
- |
- |
- |
- |
0.708 |
3.36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0.928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1.08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1.6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5變形縫
無(wú)變形縫
3.3.6抗震縫
無(wú)抗震縫
3.3.7屋頂
表17 屋頂類(lèi)型1: 平屋面(上人屋面)(擠塑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水泥砂漿1 |
4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43 |
0.49 |
|
防水層 |
4 |
0.17 |
1.00 |
0.17 |
3.33 |
3.33 |
0.024 |
0.08 |
|
水泥砂漿1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80 |
0.03 |
1.30 |
0.04 |
0.36 |
0.47 |
2.051 |
0.96 |
|
水泥膨脹珍珠巖4 |
20 |
0.18 |
1.50 |
0.27 |
2.49 |
3.74 |
0.074 |
0.28 |
|
鋼筋混凝土 |
12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069 |
1.19 |
|
石灰,水泥,砂,砂漿 |
20 |
0.87 |
1.00 |
0.87 |
10.75 |
10.75 |
0.023 |
0.25 |
|
合 計 |
304 |
- |
- |
- |
- |
- |
2.306 |
3.49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e = 2.466 |
注:Ri取0.11,Re取0.05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41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 建筑層數≥10層 , K應≤0.45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8分戶(hù)樓板
表18 普通樓板類(lèi)型1: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和外挑樓板(擠塑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碎石,卵石混凝土1 |
50 |
1.51 |
1.00 |
1.51 |
15.36 |
15.36 |
0.033 |
0.51 |
|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
30 |
0.04 |
1.00 |
0.04 |
0.36 |
0.36 |
0.714 |
0.26 |
|
鋼筋混凝土 |
11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063 |
1.09 |
|
石灰,水泥,砂,砂漿 |
20 |
0.87 |
1.00 |
0.87 |
10.75 |
10.75 |
0.023 |
0.25 |
|
擠塑聚苯板 |
5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1.515 |
0.60 |
|
抹面層 |
0 |
- |
- |
- |
- |
- |
- |
- |
|
合 計 |
260 |
- |
- |
- |
- |
- |
2.348 |
2.71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2.568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39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1.2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表19 普通樓板類(lèi)型2: 鋼筋砼樓板(水泥聚苯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水泥砂漿1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碎石,卵石混凝土1 |
50 |
1.51 |
1.00 |
1.51 |
15.36 |
15.36 |
0.033 |
0.51 |
|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
30 |
0.04 |
1.00 |
0.04 |
0.36 |
0.36 |
0.714 |
0.26 |
|
鋼筋混凝土 |
11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063 |
1.09 |
|
石灰,水泥,砂,砂漿 |
20 |
0.87 |
1.20 |
1.04 |
10.75 |
12.90 |
0.019 |
0.25 |
|
合 計 |
230 |
- |
- |
- |
- |
- |
0.851 |
2.35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1.071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93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1.2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9地板
3.3.9.1接觸室外空氣地板(架空樓板):
無(wú)架空樓板
3.3.9.2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
表20 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類(lèi)型1: 底面接觸室外空氣的架空和外挑樓板(擠塑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碎石,卵石混凝土1 |
50 |
1.51 |
1.00 |
1.51 |
15.36 |
15.36 |
0.033 |
0.51 |
|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
30 |
0.04 |
1.00 |
0.04 |
0.36 |
0.36 |
0.714 |
0.26 |
|
鋼筋混凝土 |
11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063 |
1.09 |
|
石灰,水泥,砂,砂漿 |
20 |
0.87 |
1.00 |
0.87 |
10.75 |
10.75 |
0.023 |
0.25 |
|
擠塑聚苯板 |
5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1.515 |
0.60 |
|
抹面層 |
0 |
- |
- |
- |
- |
- |
- |
- |
|
合 計 |
260 |
- |
- |
- |
- |
- |
2.348 |
2.71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2.568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39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0.50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10封閉陽(yáng)臺
3.3.10.1封閉陽(yáng)臺頂層頂板:
表21 封閉陽(yáng)臺頂板類(lèi)型1: 平屋面(上人屋面)(擠塑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水泥砂漿1 |
4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43 |
0.49 |
|
防水層 |
4 |
0.17 |
1.00 |
0.17 |
3.33 |
3.33 |
0.024 |
0.08 |
|
水泥砂漿1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80 |
0.03 |
1.30 |
0.04 |
0.36 |
0.47 |
2.051 |
0.96 |
|
水泥膨脹珍珠巖4 |
20 |
0.18 |
1.50 |
0.27 |
2.49 |
3.74 |
0.074 |
0.28 |
|
鋼筋混凝土 |
12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069 |
1.19 |
|
石灰,水泥,砂,砂漿 |
20 |
0.87 |
1.00 |
0.87 |
10.75 |
10.75 |
0.023 |
0.25 |
|
合 計 |
304 |
- |
- |
- |
- |
- |
2.306 |
3.49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e = 2.466 |
注:Ri取0.11,Re取0.05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41 |
3.3.11樓梯間
3.3.11.1不采暖樓梯間隔墻:
表26 不采暖樓梯間隔墻類(lèi)型1: 鋼筋混凝土樓梯間(擠塑聚苯板)
|
各層材料名稱(chēng) |
厚度
mm |
導熱系數
W/( m.K) |
修正系數 |
修正后導熱系數W/( m.K) |
蓄熱系數S
W/( m2.k) |
修正后蓄熱系數S
W/( m2.k) |
熱阻值R
(m2.K)/W |
熱惰性指標D=R.S |
|
耐堿玻纖網(wǎng)格布,抗裂砂漿 |
20 |
0.93 |
1.00 |
0.93 |
11.37 |
11.37 |
0.022 |
0.24 |
|
擠塑聚苯板 |
30 |
0.03 |
1.10 |
0.03 |
0.36 |
0.40 |
0.909 |
0.36 |
|
鋼筋混凝土 |
200 |
1.74 |
1.00 |
1.74 |
17.20 |
17.20 |
0.115 |
1.98 |
|
白灰砂漿 |
20 |
0.81 |
1.00 |
0.81 |
10.07 |
10.07 |
0.025 |
0.25 |
|
合 計 |
270 |
- |
- |
- |
- |
- |
1.071 |
2.83 |
|
傳熱阻 (m2.K)/W |
R0 = Ri+∑R+Ri = 1.291 |
注:Ri取0.11 |
|
傳熱系數 W/( m2.K) |
K = 1/R0 = 0.78 |
|
標 準 規 定 |
銀川地區(二區),K應≤0.98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11.2不采暖樓梯間戶(hù)門(mén):
表27不采暖樓梯間戶(hù)門(mén)
|
戶(hù)門(mén)類(lèi)型 |
傳熱系數 |
標 準 規 定 |
結 論 |
|
多功能戶(hù)門(mén) |
1.50 |
銀川地區(二區),K應≤2.00 |
滿(mǎn)足要求 |
3.3.12外窗(含陽(yáng)臺外窗及陽(yáng)臺內窗)
3.3.12.1外窗類(lèi)型列表:
表28外窗類(lèi)型列表
|
構 造 名 稱(chēng) |
傳熱系數 |
標 準 規 定 |
結 論 |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氣12mm) |
2.30 |
銀川地區(二區), K應≤2.50 |
滿(mǎn)足要求 |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氬氣9mm) |
2.20 |
銀川地區(二區), K應≤2.50 |
滿(mǎn)足要求 |
3.3.12.2窗墻面積比計算:
表29 東向:
|
外墻面積(m2) |
外窗面積(m2) |
朝向窗墻比 |
傳熱系數 |
|
2876 |
1158 |
0.4 |
2.25 |
|
標 準 規 定 |
窗墻面積比應≤0.30 |
|
結 論 |
不滿(mǎn)足要求 |
表30 西向:
|
外墻面積(m2) |
外窗面積(m2) |
朝向窗墻比 |
傳熱系數 |
|
2876 |
986 |
0.34 |
2.22 |
|
標 準 規 定 |
窗墻面積比應≤0.30 |
|
結 論 |
不滿(mǎn)足要求 |
表31 南向:
|
外墻面積(m2) |
外窗面積(m2) |
朝向窗墻比 |
傳熱系數 |
|
4036 |
1985 |
0.49 |
2.27 |
|
標 準 規 定 |
窗墻面積比應≤0.40 |
|
結 論 |
不滿(mǎn)足要求 |
表32 北向:
|
外墻面積(m2) |
外窗面積(m2) |
朝向窗墻比 |
傳熱系數 |
|
4036 |
1758 |
0.43 |
2.30 |
|
標 準 規 定 |
窗墻面積比應≤0.25 |
|
結 論 |
滿(mǎn)足要求 |
3.3.12.3 外窗及陽(yáng)臺門(mén)窗氣密性等級判定:
表33外窗及陽(yáng)臺門(mén)窗氣密性等級判定
|
氣密性等級 |
標 準 規 定 |
結 論 |
|
Ⅱ級(4級) |
氣密性等級應不低于
4級 |
滿(mǎn)足要求 |
3.3.12.4 外窗分類(lèi)按朝向統計:
封閉陽(yáng)臺窗:無(wú)
開(kāi)敞陽(yáng)臺窗:無(wú)
無(wú)陽(yáng)臺窗:
表34外窗分類(lèi)按朝向統計
|
朝 向 |
構 造 名 稱(chēng) |
面積(m2) |
|
東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氣12mm) |
50.40 |
|
東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氬氣9mm) |
24.02 |
|
南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氣12mm) |
1462.20 |
|
南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氬氣9mm) |
388.40 |
|
西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氣12mm) |
46.08 |
|
西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氬氣9mm) |
62.75 |
|
北 |
PA斷橋鋁合金輻射率≤0.25Low-E中空玻璃(空氣12mm) |
1038.20 |
3.3.13地面
1)周邊地面:
無(wú)周邊地面
2)非周邊地面:
無(wú)非周邊地面
3.3.14建筑熱工設計結論
(一) 體形系數不滿(mǎn)足標準要求。
(二) 外墻滿(mǎn)足標準要求。
(三) 屋頂滿(mǎn)足標準要求。
(四) 外窗不滿(mǎn)足標準要求。
(五) 分戶(hù)墻滿(mǎn)足標準要求。
(六) 樓板滿(mǎn)足標準要求。
(七) 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滿(mǎn)足標準要求。
(八) 不采暖樓梯間隔墻滿(mǎn)足標準要求。
(九) 不采暖樓梯間戶(hù)門(mén)滿(mǎn)足標準要求。
(十) 陽(yáng)臺門(mén)下部門(mén)芯板滿(mǎn)足標準要求。
(十一) 封閉陽(yáng)臺滿(mǎn)足標準要求。
根據計算,該工程不完全滿(mǎn)足 《寧夏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DB13(J)63-2007 建筑熱工設計的相應要求。
3.3.16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
3.3.16.1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計算參數:
表38 單位建筑面積通過(guò)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參數:
|
計算項目 |
Εi |
Ki |
Fi |
ε·K·F |
|
屋頂 |
水平 |
0.94 |
0.41 |
1362.7 |
525.18 |
|
外墻 |
有封閉
陽(yáng)臺 |
東 |
0.70 |
0.36 |
2876 |
|
|
南 |
0.50 |
0.36 |
4036 |
|
|
西 |
0.89 |
0.36 |
2876 |
|
|
北 |
0.90 |
0.36 |
4036 |
|
無(wú)封閉
陽(yáng)臺 |
東 |
0.89 |
0.36 |
2876 |
921.5 |
|
南 |
0.78 |
0.36 |
4036 |
1133 |
|
西 |
0.89 |
0.36 |
2876 |
921.5 |
|
北 |
0.93 |
0.36 |
4036 |
1395 |
|
伸縮縫、沉降縫兩側墻 |
0.30 |
- |
- |
- |
|
抗震縫兩側墻 |
0.70 |
- |
- |
- |
|
外窗 |
有封閉
陽(yáng)臺 |
東 |
0.57 |
- |
- |
- |
|
南 |
0.18 |
- |
- |
- |
|
西 |
0.57 |
- |
- |
- |
|
北 |
0.76 |
- |
- |
- |
有開(kāi)敞
陽(yáng)臺 |
東 |
0.80 |
- |
- |
- |
|
南 |
0.65 |
- |
- |
- |
|
西 |
0.80 |
- |
- |
- |
|
北 |
0.89 |
- |
- |
- |
|
無(wú)陽(yáng)臺 |
東 |
0.40 |
2.25 |
1158 |
1042 |
|
南 |
0.49 |
2.27 |
1985 |
2207 |
|
西 |
0.34 |
2.22 |
986 |
750 |
|
北 |
0.43 |
2.30 |
1758 |
1738.67 |
|
陽(yáng)臺門(mén)下部門(mén)芯板 |
東 |
0.89 |
- |
- |
- |
|
南 |
0.78 |
- |
- |
- |
|
西 |
0.89 |
- |
- |
- |
|
北 |
0.93 |
- |
- |
- |
不采暖
樓梯間 |
隔墻 |
0.50 |
0.78 |
3557.51 |
1387.43 |
|
戶(hù)門(mén) |
0.50 |
1.50 |
406.08 |
304.56 |
|
地板 |
接觸室外空氣地板 |
1.00 |
- |
- |
- |
|
不采暖地下室上部地板 |
0.75 |
0.39 |
1362.7 |
398.5 |
|
地面 |
周邊地面 |
1.00 |
- |
349.50 |
- |
|
非周邊地面 |
1.00 |
- |
215.52 |
- |
|
Σ |
— |
— |
— |
12680 |
|
|
|
|
|
|
|
|
|
|
|
|
注:1. 樓梯間不采暖時(shí),屋頂面積為減去樓梯間的屋頂面積。
2. 樓梯間不采暖時(shí),外墻面積為減去樓梯間的外墻面積。
3. 樓梯間不采暖時(shí),地面面積為減去樓梯間所占地面的面積。
4. 樓梯間不采暖時(shí),計算樓梯間隔墻面積。
5. 樓梯間不采暖時(shí),計算樓梯間戶(hù)門(mén)面積。
6. 地下室不采暖時(shí),計算地下室上部地板面積。
3.3.16.2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計算:
1)單位建筑面積通過(guò)圍護結構的傳熱耗熱量:
=(35.00 -(-15.00)) × (12680) / 13824
=45.86(W/m
2)
注:公式中數據根據《居住建筑節能建筑標準》第4.3.3條選取。
2)單位建筑面積的空氣滲透耗熱量:
=(35.00 -(-15.00)) × (0.28 × 1.31 × 0.50 ×15075) / 13824
= 10.00 (W/m
2)
3)單位建筑面積的建筑物內部得熱:
4)建筑物耗熱量指標:
= 45.86 + 10.00 - 3.8
=52(W/m
2)
5)建筑物采暖耗煤量指標:
= 24 ×150 × 52/ 8140.00 × 0.95 × 0.74
= 32.7 (kg/m
2)
注:公式中數據根據《居住建筑節能建筑標準》DB13(J)63-2007第4.3.5條選取。
3.3.16.3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計算結果:
表39 計算結果
|
指標種類(lèi) |
耗熱量指標
 |
采暖耗煤量指標
 |
|
指標限值 |
55 |
38 |
|
實(shí)際計算值 |
52 |
32.7 |
3.3.17建筑物能耗結論
通過(guò)建筑物耗熱量指標和采暖耗煤量指標計算判斷,該工程的耗熱量指標未超過(guò)指標限值,采暖耗煤量指標未超過(guò)指標限值,建筑物氣密性等級以及屋面、單元式建筑山墻、不采暖地下室頂板或地面、分戶(hù)墻、分戶(hù)樓板的傳熱系數完全滿(mǎn)足標準的限制要求,該工程完全滿(mǎn)足 《寧夏居住建筑節能設計標準》節能建筑的規定。
3.4室內采暖系統(1~3#樓)
本系統為住宅熱水集中供暖系統,實(shí)行分戶(hù)計量,采用低溫熱水地板輻射采暖系統。加熱管采用硅烷交聯(lián)聚乙烯管(PE-Xb),使用條件級別4,承壓0.80MPa,管材系列S5,外徑為De20,壁厚2.0,埋地管道不應有接頭。分集水器至各分戶(hù)入戶(hù)裝置管段采用無(wú)規共聚聚丙烯(PP-R)管,使用條件級別4,承壓0.80MPa,管材系列S4,外徑De32,壁厚為3.6。在各分戶(hù)入戶(hù)處供水管依次設置鎖閉閥、過(guò)濾器、熱量表,回水管設置數字鎖定平衡閥:SPF15T-16。
1)采暖熱媒:采用50/40°C的熱水,由小區換熱站集中供給,系統定壓在換熱站內解決。
2)采暖系統劃分:5-10層為低區、11-17層為高區,1-4層商業(yè)獨立供暖。
3)分戶(hù)溫控:在戶(hù)內系統入口處分集水器前的供水管上設置進(jìn)口地板溫控閥,以實(shí)現分戶(hù)自動(dòng)控溫;分集水器每環(huán)路供水管設置球閥,回水管設置手動(dòng)調節閥,以控制各環(huán)路的供水水量。
4)分戶(hù)熱計量:本示范工程采用超聲波表,為提高系統可靠性,全部采用進(jìn)口超聲波表可以確保熱計量表的質(zhì)量。在住宅樓樓梯間設備管井內安裝超聲波熱量表,實(shí)現分戶(hù)計量。
圖 1 3~5#采暖平面圖
圖 16 超聲波戶(hù)表安裝示意圖
圖17 3~5采暖系統圖
3.5樓宇換熱站設計
3.5.1小區采暖方案
原設計中計劃在地下車(chē)庫負一層建設集中區域換熱站一座,區域換熱站一次網(wǎng)為市政供熱管網(wǎng),二次網(wǎng)分別接入各樓宇熱力入口。
根據圖紙可知國際汽車(chē)城二期商住小區內的采暖系統為分環(huán)路、雙管異程并聯(lián)低溫熱水地面輻射供暖。原設計中計劃 在地下車(chē)庫負一層樓中間設置小區換熱站,負擔二期工程高層住宅樓5.6萬(wàn) m
2采暖面積。因小區換熱站設置在地下車(chē)庫負一層,換熱站二次網(wǎng)管道(高環(huán)兩根、低環(huán)兩根)全部架空于負一層頂部通向各個(gè)樓宇采暖入口,與消防管道、給排水管道、通風(fēng)管道及電氣橋架共同敷設。由于二次網(wǎng)管道較粗,數量較多,占用地下室上部空間較大。
根據現場(chǎng)實(shí)際情況,確定采用先進(jìn)的樓宇換熱站方式為小區提供供熱,具體方案為:
1)在每座建筑物內建一座換熱站(后稱(chēng)樓宇換熱站),根據該建筑物的具體情況設置環(huán)路?傆嬙O置樓宇換熱站2座,安裝供熱機組5套。
2)供熱一次管網(wǎng)沿車(chē)庫頂部敷設至各樓宇換熱站,一次網(wǎng)供回水溫度為90/60℃,1.0MPa。
3.5.2樓宇換熱站的技術(shù)優(yōu)勢及示范性
圖 18樓宇換熱機組外觀(guān)圖
3.5.3設計熱負荷
國際汽車(chē)城二期為商住房高樓層為17層,總建筑面積為55934m
2。
建筑內的采暖系統較為簡(jiǎn)單,根據建筑物內高度不同,分為低區、高區。使用性質(zhì)的不同,分為采暖(住宅用戶(hù)),中央空調、新風(fēng)負荷(商業(yè)用戶(hù))又有散熱器(商業(yè)用戶(hù)),這三種供熱形式要求的供水參數不同;同時(shí)根據系統負擔建筑物內高度不同,分為低區、高區。各建筑物熱負荷情況詳見(jiàn)下表:
表40 各建筑物熱負荷表
|
序號 |
樓號 |
地庫部分 |
住宅部分 |
熱負荷(KW) |
采暖計算面積 (m2) |
|
熱風(fēng)幕50/40℃ |
低區地暖 50/40℃ |
高區地暖 50/40℃ |
|
熱負荷(KW) |
熱負荷 (KW) |
面積 (m2) |
熱負荷 (KW) |
面積 (m2) |
小計 |
小計 |
|
1 |
A1# |
0.00 |
496 |
9539 |
425.18 |
8176.5 |
586.34 |
17715.5 |
|
2 |
A3# |
0.00 |
516.15 |
9926 |
442.4 |
8508 |
588.2 |
18434 |
|
3 |
合計 |
|
1012.1 |
19465 |
867.5 |
16684.5 |
5348.99 |
36149.5 |
3.5.4管網(wǎng)設計
一次管網(wǎng)設計根據公司熱力管網(wǎng)總體規劃,由樓前DN300分支上分別引出DN200分支及DN150分支至地下車(chē)庫,沿車(chē)庫頂部架空敷設至各樓宇換熱站(敷設過(guò)程中逐級變徑)。一次管網(wǎng)工程量見(jiàn)下表。
表41一次管網(wǎng)工程量表
|
序號 |
管徑(mm) |
管溝長(cháng)度(m) |
|
1 |
直埋管道 DN80 |
147 |
|
2 |
直埋管道 DN100 |
92 |
|
3 |
直埋管道 DN125 |
58 |
|
4 |
直埋管道 DN150 |
246 |
|
5 |
直埋管道 DN200 |
58 |
|
合計 |
562 |
圖19 一次網(wǎng)及樓宇站布置圖
3.5.5樓宇站設計
3.5.5.1樓宇換熱站概述
根據熱負荷情況,擬設樓宇換熱站2座,小區內1#樓不在地下車(chē)庫頂部為單體建筑,地下室墻體均為承重墻體無(wú)合適的建站看見(jiàn)且距2#站距離較近,就近接入2#樓宇站。
每個(gè)樓宇站設置2套換熱機組,分別為高區和低區供熱。
表42 樓宇換熱站情況表
|
樓宇換熱站 |
環(huán)路設置 |
熱負荷(KW) |
面積(m2) |
環(huán)路規模(KW) |
|
1#站 |
低環(huán)地暖50/40℃ |
496 |
9539 |
|
|
高環(huán)地暖50/40℃ |
425 |
8176.5 |
|
|
3#站 |
低環(huán)地暖50/40℃ |
516 |
9926 |
|
|
高環(huán)地暖50/40℃ |
442 |
8508 |
|
3.5.5.2樓宇換熱站設備選型
工藝:考慮地下樓宇換熱站空間有限,建議采用供熱機組以節省空間。除水箱、軟化水設備外,一、二次網(wǎng)過(guò)濾器各1臺,板式換熱器1臺,循環(huán)水泵2臺(一用一備),補給水泵2臺(一用一備)。其中板換、循環(huán)泵、補水泵等主要設備均選用進(jìn)口產(chǎn)品。
自控:供熱機組配套提供電氣柜及控制柜,以及儀表檢測設備,包括:壓力、溫度、流(熱)量等;控制設備,包括:電動(dòng)調節閥、變頻器(安裝到電氣柜內)、電磁閥等,均集成在供熱機組上。其中電動(dòng)調節閥、變頻器、電磁閥、流量計、壓力溫度傳感器、PLC控制器均選用進(jìn)口產(chǎn)品。
各樓宇換熱站設備選型如下表:
表43 1#樓宇換熱站主要工藝設備表
|
序號 |
名稱(chēng)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
一、各環(huán)路公共設備 |
|
1 |
水箱 |
臺 |
1 |
V=3 m3 |
|
2 |
全自動(dòng)軟化水設備 |
臺 |
1 |
G=3t/h 連續出水 |
|
二、低換熱機組 |
一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100 |
|
球閥 |
套 |
2 |
DN100 |
|
蝶閥 |
套 |
2 |
DN100 |
|
溫度計 |
支 |
6 |
0~150℃ |
|
壓力表 |
臺 |
6 |
0~1.6MPa |
|
電動(dòng)調節閥 |
套 |
1 |
DN80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10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5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二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200 |
|
球閥 |
套 |
2 |
DN200 |
|
蝶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2 |
DN200 |
|
溫度計 |
支 |
4 |
0~100℃ |
|
壓力表 |
臺 |
12 |
0~1.0MPa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0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0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0MPa |
|
電磁閥 |
臺 |
1 |
DN25 |
|
循環(huán)泵 |
臺 |
2 |
G=89m3/h H=28m P=7.5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7.5KW |
補
水
側 |
球閥 |
套 |
4 |
DN25 |
|
止回閥 |
套 |
2 |
DN2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5 |
|
補水泵 |
臺 |
2 |
G=4m3/h H=66m P=3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3KW |
共
用
部
分 |
板式換熱器 |
套 |
1 |
換熱面積A=17m2 |
|
電氣柜 |
面 |
1 |
|
|
控制柜 |
面 |
1 |
含控制系統設備 |
|
變頻柜 |
面 |
1 |
|
|
室外溫度傳感器 |
臺 |
1 |
-50°C~50℃ |
|
三、高環(huán)換熱機組 |
一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100 |
|
球閥 |
套 |
2 |
DN100 |
|
蝶閥 |
套 |
2 |
DN100 |
|
溫度計 |
支 |
6 |
0~150℃ |
|
壓力表 |
臺 |
6 |
0~1.6MPa |
|
電動(dòng)調節閥 |
套 |
1 |
DN80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10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5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二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200 |
|
球閥 |
套 |
2 |
DN200 |
|
蝶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4 |
DN200 |
|
溫度計 |
支 |
4 |
0~100℃ |
|
壓力表 |
臺 |
12 |
0~1.6MPa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0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0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
電磁閥 |
臺 |
1 |
DN25 |
|
循環(huán)泵 |
臺 |
2 |
G=89m3/h H=16m P=7.5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7.5KW |
補
水
側 |
球閥 |
套 |
4 |
DN25 |
|
止回閥 |
套 |
2 |
DN2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5 |
|
補水泵 |
臺 |
2 |
G=4m3/h H=99m P=1.1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1.1KW |
共
用
部
分 |
板式換熱器 |
套 |
1 |
換熱面積A=17m2 |
|
電氣柜 |
面 |
1 |
|
|
控制柜 |
面 |
1 |
含控制系統設備 |
|
變頻柜 |
面 |
1 |
|
|
室外溫度傳感器 |
臺 |
1 |
-50°C~50℃ |
表44 3#樓宇換熱站主要工藝設備表
|
序號 |
名稱(chēng) |
單位 |
數量 |
備注 |
|
一、各環(huán)路公共設備 |
|
1 |
水箱 |
臺 |
1 |
V=3 m3 |
|
2 |
全自動(dòng)軟化水設備 |
臺 |
1 |
G=3t/h 連續出水 |
|
二、低環(huán)換熱機組 |
一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80 |
|
球閥 |
套 |
2 |
DN80 |
|
蝶閥 |
套 |
2 |
DN80 |
|
溫度計 |
支 |
6 |
0~150℃ |
|
壓力表 |
臺 |
6 |
0~1.6MPa |
|
電動(dòng)調節閥 |
套 |
1 |
DN6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8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5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二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150 |
|
球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2 |
DN100 |
|
溫度計 |
支 |
4 |
0~100℃ |
|
壓力表 |
臺 |
12 |
0~1.0MPa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15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0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0MPa |
|
電磁閥 |
臺 |
1 |
DN25 |
|
循環(huán)泵 |
臺 |
2 |
G=45m3/h H=28m P=4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4KW |
補
水
側 |
球閥 |
套 |
4 |
DN25 |
|
止回閥 |
套 |
2 |
DN2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5 |
|
補水泵 |
臺 |
2 |
G=2m3/h H=72m P=2.2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2.2KW |
共
用
部
分 |
板式換熱器 |
套 |
1 |
換熱面積A=17m2 |
|
電氣柜 |
面 |
1 |
|
|
控制柜 |
面 |
1 |
含控制系統設備 |
|
變頻柜 |
面 |
1 |
|
|
室外溫度傳感器 |
臺 |
1 |
-50°C~50℃ |
|
三、高環(huán)換熱機組 |
一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80 |
|
球閥 |
套 |
2 |
DN80 |
|
蝶閥 |
套 |
2 |
DN80 |
|
溫度計 |
支 |
6 |
0~150℃ |
|
壓力表 |
臺 |
6 |
0~1.6MPa |
|
電動(dòng)調節閥 |
套 |
1 |
DN6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8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5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二
次
側 |
過(guò)濾器 |
臺 |
1 |
DN150 |
|
球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2 |
DN150 |
|
蝶閥 |
套 |
2 |
DN100 |
|
溫度計 |
支 |
4 |
0~100℃ |
|
壓力表 |
臺 |
12 |
0~1.6MPa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150 |
|
溫度傳感器 |
臺 |
2 |
0~100℃ |
|
壓力傳感器 |
臺 |
2 |
0~1.6MPa |
|
電磁閥 |
臺 |
1 |
DN25 |
|
循環(huán)泵 |
臺 |
2 |
G=45m3/h H=28m P=4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4KW |
補
水
側 |
球閥 |
套 |
4 |
DN25 |
|
止回閥 |
套 |
2 |
DN25 |
|
超聲波流量計 |
套 |
1 |
DN25 |
|
補水泵 |
臺 |
2 |
G=2m3/h H=108m P=3KW |
|
變頻器 |
臺 |
1 |
P=3KW |
共
用
部
分 |
板式換熱器 |
套 |
1 |
換熱面積A=17m2 |
|
電氣柜 |
面 |
1 |
|
|
控制柜 |
面 |
1 |
|
|
變頻柜 |
面 |
1 |
含控制系統設備 |
|
室外溫度傳感器 |
臺 |
1 |
|
|
|
|
|
|
-50°C~50℃ |
|
|
|
|
|
|
|
圖21 3#樓宇站工藝系統圖
3.5.6節能措施
3.5.7控制措施
3.5..7.1樓宇換熱站自控的基本原理
3.5.7.2樓宇換熱站的控制措施
4 GEF項目的增量成本與增量收益
4.1供熱部分的增量成本
表 46 供熱系統設計基線(xiàn)與GEF項目示范部分的比較
|
組件 |
基線(xiàn) |
GEF |
|
戶(hù)用熱表、地板采暖溫控閥 |
分戶(hù)熱計量表大都采用國產(chǎn)表;地板輻射采暖系統為手動(dòng)閥。 |
進(jìn)口超聲波戶(hù)表,進(jìn)口地板采暖溫控閥 |
|
樓宇換熱站 |
無(wú) |
樓宇換熱站9座 |
|
熱網(wǎng)微機監控系統 |
人工觀(guān)測和調節 |
熱網(wǎng)微機監控系統 |
4.2 GEF項目增量成本
表 47 GEF增量成本
|
室內采暖部分 |
數量 |
單價(jià) |
增量成本 |
GEF增量成本 |
GEF補貼 |
|
(人民幣) |
(美元) |
(美元) |
|
個(gè) |
元/個(gè) |
元 |
匯率:1:6.18 |
匯率:1:6.18 |
|
進(jìn)口地板采暖溫控閥 |
507 |
1050 |
532350 |
86140.8 |
25842.2 |
|
進(jìn)口超聲波戶(hù)用熱表 |
507 |
1600 |
811200 |
131262.1 |
39378.6 |
|
數據采集品(含交換機) |
8 |
11000 |
88000 |
14239.5 |
4271.8 |
|
數據庫服務(wù)器3850 |
2 |
100000 |
200000 |
32362.5 |
9708.7 |
|
Web發(fā)布服務(wù)器3650 |
1 |
70000 |
70000 |
11326.9 |
3398.1 |
|
數據采集服務(wù)器3650 |
1 |
70000 |
70000 |
11326.9 |
3398.1 |
|
交換機 |
1 |
20000 |
20000 |
3236.2 |
970.9 |
|
路由器 |
1 |
12000 |
12000 |
1941.7 |
582.5 |
|
8小時(shí)機房UPS電源 |
1 |
20000 |
20000 |
3236.2 |
970.9 |
|
顯示器 |
2 |
1500 |
3000 |
485.4 |
145.6 |
|
數據庫軟件sq12008 |
1 |
40000 |
40000 |
6472.5 |
1941.7 |
|
熱備軟件 |
1 |
20000 |
20000 |
3236.2 |
970.9 |
|
計量數據采集軟件 |
1 |
160000 |
160000 |
25890.0 |
12945.0 |
|
計量數據分析軟件 |
1 |
200000 |
200000 |
32362.5 |
16181.2 |
|
防火墻 |
1 |
50000 |
50000 |
8090.6 |
2427.2 |
|
Window操作系統2008 |
1 |
20000 |
20000 |
3236.2 |
970.9 |
|
小計 |
|
|
2316550 |
374846.3 |
124104.4 |
|
樓宇換熱部分 |
數量 |
單價(jià) |
增量成本 |
GEF增量成本 |
GEF補貼 |
|
(人民幣) |
(美元) |
(美元) |
|
套 |
元/套 |
元 |
匯率:1:6.18 |
匯率:1:6.18 |
|
換熱機組1#高環(huán) |
1 |
260000 |
256000 |
41423.9 |
20712.0 |
|
換熱機組1#低環(huán) |
1 |
260000 |
256000 |
41423.9 |
20712.0 |
|
換熱機組3#高環(huán) |
1 |
260000 |
256000 |
41423.9 |
20712.0 |
|
換熱機組3#低環(huán) |
1 |
260000 |
256000 |
41423.9 |
20712.0 |
|
水處理和水箱 |
1 |
40000 |
40000 |
6472.5 |
1941.7 |
|
小計 |
|
|
1080000 |
172168.3 |
84789.6 |
|
GEF補貼合計 |
|
|
|
|
208894.0 |
(1美元=6.18人民幣)
注:備用配件:球閥DN200、DN150、DN100、DN80、DN65各2個(gè);電動(dòng)調節閥DN100、DN80、DN65各1個(gè);板式換熱器29m
2、15m
2、8m
2各一個(gè);溫度傳感器2個(gè);壓力傳感器2個(gè)。
4.3增量收益
與50%節能標準(q
C=38kg/m
2)相比,本項目每平米節約4.04公斤標煤,按5萬(wàn)平方米住宅計算,每年節約200噸標準煤,標煤按照1200元/噸計算,每年節約供熱成本24萬(wàn)元。
4.4城市潛在能源節約
符合居住建筑節能65%設計標準的能源影響程式化估算適用于在2012年到2022年10年間銀川地區所建造的城市居住建筑
符合條件的主要假設:
所有新建建筑要與燃煤集中供熱系統連接,并對實(shí)際熱需求做出回應。同時(shí)其供熱系統要有95%的熱管網(wǎng)效率和74%熱生產(chǎn)效率;
計量所有新建建筑并安裝分戶(hù)熱調節裝置;
采用銀川市的供熱參數,包括季節性平均熱需求和采暖長(cháng)度(150天)。
2012年到2022年銀川市新增住宅集中供熱面積600萬(wàn)平米;
基線(xiàn)方案(非節能建筑):
季節性平均熱需求52 W/m2,
采用上面的假設,意味一個(gè)采暖季度單位供熱面積標煤消耗為38kg/ m
2,
因此至2022年的新增集中供熱的總供熱煤需求為26*6000000=15.6萬(wàn)噸標準煤;
按50%節能建筑設計標準的方案:
季節性平均熱需求50 W/m
2,
意味一個(gè)采暖季度單位供熱面積標煤消耗為34kg/ m
2,
因此至2022年的新增集中供熱的總供熱煤需求為: 4kg/ m
2*6000000 m
2=2.4萬(wàn)噸標準煤;
按65%節能建筑設計標準的方案:
季節性平均熱需求45W/m
2,
意味一個(gè)采暖季度單位供熱面積標煤消耗為32kg/ m
2
因此至2022年的新增集中供熱的總供熱煤需求為: 32kg/ m
2*6000000 m
2=19.2萬(wàn)噸標準煤;
小結:從2012年未來(lái)十年新增住宅600萬(wàn)平米,新增建筑面積按65%建筑節能標準設計,則比不節能建筑每年供熱節約標煤3.6萬(wàn)噸,節約成本0.43億元,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0萬(wàn)噸,大大減輕了環(huán)境污染。
,心貼心的專(zhuān)業(yè)服務(wù),專(zhuān)業(yè)的全球語(yǔ)言翻譯與信息解決方案供應商,專(zhuān)業(yè)翻譯機構品牌。無(wú)論在本地,國內還是海外,我們的專(zhuān)業(yè)、星級體貼服務(wù),為您的事業(yè)加速!世聯(lián)
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國際交往城市設有翻譯基地,業(yè)務(wù)覆蓋全國城市。每天有近百萬(wàn)字節的信息和貿易通過(guò)世聯(lián)走向全球!積累了大量政商用戶(hù)數據,翻譯人才庫數據,多語(yǔ)種語(yǔ)料庫大數據。世聯(lián)品牌和服務(wù)品質(zhì)已得到政務(wù)防務(wù)和國際組織、跨國公司和大中型企業(yè)等近萬(wàn)用戶(hù)的認可。
專(zhuān)業(yè)翻譯公司,